序
猝不及防的20岁了.人生中最美好的两个10年也到了尾声.
算起来重庆上次出太阳,已是一周之前.大多数时间在阴雨与阴雨的前兆中循环.
大二了,大一时的激烈的感情也慢慢不那么汹涌,沉积如泥砂.
灿烂的高中生活已相隔一年之多.
在高考结束的一刻,大多数的平凡人就开始坠落了.
或早或晚,最终会看到飞驰而去的黄金景色,会看到面前的硬地,会跌的粉碎.春风弱了秋风照旧时时来.
某个不寻常的普通晴天黄昏
从高考后开始
高考失利只是很多人逃避的托词.
我有一个高中因为抑郁休学了很久的朋友.我曾和他聊,假如高考考得好了如何如何.他问我,那你考得好了,你就能找到你想要的什么吗,你就能打碎这消极的笼罩吗.不自觉的美化一条未选择或未达到之路.以至于很多人每天说”少年未得之物,终将困其一生”.最终会在某个瞬间发现不是这样.伴随着从小学或初中开始的内卷大竞赛,一场贯穿整个人生的幻觉风暴就开始了.所谓无限可能云云.这场风暴也确实有美丽的幻象,在时间的远方造出海市蜃楼,吸引着青春的渴.
但每过一道中考\高考\考研或者失恋\生病那样的坎,就会有一批人的风暴褪去,留下一地鸡毛.随着时间推移与人生进程的演进,幻象越来越空虚.这就是小时候被称为成长或成熟之类的话,我更愿意称它为腐烂.进入社会后就发现,所谓更成熟不过是一套收益更高的交易系统.忘掉一切欢欣与疼痛变成一个机器来生产点钱或名望什么的.
人永远追逐着幻光,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,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.
不得不说,我的幻觉风暴对我的影响太大了.从北京到重庆大学的落差也时刻刺激着这场风暴余悸的延续.我也深知,青春小鸟一去不回.我也跟着一起腐烂.
每次假期快要结束就会幻想自己下学期要完成多么多么伟大的目标,还做着像家一样温暖的春秋大梦.每次也并不例外的随着繁琐的生活而停摆,最后凑合混过一个学期.
高中天天经过的小路,路对面是玉泉山,渐渐模糊起来
专业的箭射向人群
从互联网混沌与后现代的栈底下挖出一句”保研保研保研”.
奥奥,GPA,比赛(加绩点),有可能的论文(丰富简历加绩点).这就是做题家的一切了.
互相以”x佬””x神”称呼,对与GPA的疯狂与梭哈炒股无异.重庆大学也改名为重庆大衡中,不过对手大多是同学.专注于打印店买的题册或者学长学姐私传的”秘籍”,最后以GPA排行榜的位置洋洋得意.
PLUS版便多以小红书集帅集美,公众号年度人物为样板.这其中不少经不起推敲,于是塌房也屡见不鲜.即便是在大学这种杂草丛生的规则下,假装优秀也是很难的.大多数做题家已经被期末考试的不确定性控制住.
很多人不明白自己喜欢做什么与想做什么.大部分是要么有点天赋要么一顿内卷,在几科上有了点成绩,就有自己喜欢什么的错觉了.整个教育的链路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.尤其是高中升上大学的一瞬间像脱轨一般面对那么繁杂的专业划分.高中的好朋友说,应该留一年gap来了解这些专业,我深表赞同.
我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.意思就是学这个专业是奔着成为科学家去的.但很多学生毕业拿bat白菜就已经谢天谢地,遑论裁员退休,就是”码农”,赛博农民工.包括很多所谓学习博主研究生期间跑向开发天天记录,三年后毕业做一些本科生完全能胜任的工作,让人忍俊不禁.大多数成长的时间与精力全在自以为是的内卷里.
啊啊啊八一.最黄金的六年
未来已去
时代的前进大潮渐渐停滞,前些年激起的灰尘开始洒下.
我综合未来的考虑与家人的意愿等等,决定要读cs的phd,确实感觉比较喜欢.不过学校目标之类的也是没有.总之就是不与工业界脱轨,所谓需求至上.不想再做无用功了,高考学的一堆科目,大学一堆鸟课,除了一个成绩就没有太多意义了.落后的教育,稀缺的资源,过多的人.造成了这样的倒错.
避而不谈政治,但总不得不置身其中.上策是润一个躺平比较舒适的地方,中策就是北京混吃等死,下策没想好.别人随便怎么说吧,不影响我该干啥干啥就行.
失业的暴涨,考研考公的摆动,上了这么多年学的我们,并没有人教好过该怎么走这一课.十几年前繁荣借下的债务,今天所有人共同偿还.
风景在哪里呢.有人在片段而古一点的元素里找,有的”生活越狱”xx,也有的苦行僧般朝”x校””x排名”修行,逃不开异化的”青春”范式.
但不可避免的衰老.无论夜中辗转,有多么澄澈而浩瀚的浪漫,醒来后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